平等的真相


平等的真相

本文部分节选自微信公众号《她刊》:《“我闺女的彩礼至少得50万!”天价彩礼下的性别迷思》

歧视女性的代价

通常聊性别平等问题,最后都会成为男女比惨大会。

“女生惨?那我们男生呢,又要买车买房,又要赚钱养家,还要支付天价彩礼。我们男生就不惨了吗?”

没错,在我国的社会文化里,男性承担更多的养家责任,经济压力更大。

但这问题的根源,是女性吗?

不,这恰恰是社会首先歧视女性的结果。

怎么说?

韩国作家孙雅兰曾用“歧视的代价”解释过这一类现象。

“我们国家的女性只追求权利,不需要履行义务。这些习俗不是女性定下的,定规矩的是男性。也就是说男性先歧视女性,才有了后来男性认为自己得到了逆向歧视的现象”。

男性承担更多的养家责任,因为女性在社会上的劳动价值更加不被认可。

男权社会里,男性占有了绝大多数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就业上具有更多的竞争力。

即便与女性身处同样的岗位,男性的工资也更高。

步入婚姻后,这样的对比更加明显,男性已婚说明他忠实可靠,而女性已婚则剩余价值减少,因为社会默认女性随时可能生娃。

男性养家,不仅因为性别歧视下女性养不起家,还因为女性工作养家的能力不被看见。

拿到奥运金牌了,巩立姣依然被问择偶标准;

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要回答记者问“男朋友怕被你打怎么办?”

女足拿亚洲杯了,媒体只关心女孩们的婚恋情况;

都是我国最难得的天降紫微星,电视节目却还在大肆比较:

“谷爱凌和全红婵谁更受男性欢迎?”

这些女性金光闪闪、能力齐天,被广泛讨论的却依然是外貌和婚恋。

女性的工作实力和工作价值被远远低估,她们更容易被看到的,依然是性魅力和生育价值。

央视记者王冰冰因为美貌被奉为明星,又因“身体贬值”被拉下神坛。

从头到尾,男性在意过她的能力吗?

正是因为这样的能力歧视和价值低估,女性更容易跨越阶级的方式,不是艰难地自我奋斗,而变成了攀附于男性。

但这个“女性攀附于男性”“男性承担更多责任”的果,如果要归因,其实是因为社会首先忽视了女性的能力,无视了女性的劳动价值,却攫取了女性的劳动成果——那导致最后,在社会生产上获得优待的男性,就不得不为这些劳动买单。

男性买房。

是因为父权制和宗族观念下,剥夺了女性的继承权。

太多父母一边问女儿要赡养费,转个背就给儿子买房。

女性更难在买房上获得父母支持,所以女性进入婚姻,需要男性提供房产保障。

男性支付彩礼。

是因为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劳动不被社会看见。

生育是为国家为社会带来劳动力,成本和代价却转嫁到家庭内部。

同样隐形的劳动还有家务、育儿和照顾老人,如果同等劳动进入市场,家政工、育儿嫂、老人看护工的市场定价并不低。

这,便是男性要付出的歧视的代价。

这代价,归根结底不是女性造成的,而是结构性的。

身在其中的男女都被这结构压迫,但大部分情况下,男性很难看到结构的问题,因为结构是无形的,女性是看得见的。

当然有女孩主动选择不要彩礼,但不要彩礼背后的条件,多半是不要孩子,平分家务。

也有女孩选择生小孩,但冠姓权归女方,孩子一起带,赡养老人的责任各付各的。

这是有些女性选择用个体的肉身和力量,去和巨大的结构性的不公对抗。

但结果呢?

“男生一听我的说法就害怕,我寻思着我明明挺公平的啊。”

看到了吗?

世界没有给予男性女性公平的起点,以至于时间长了,身在其中的男性意识不到自己身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里,一旦有女性试图掰正,就如临大敌:

“天呐,现在女性地位已经够高了吧?”

这种“如临大敌”的感受,和彩礼同根同源,也是男性为长久以来把“特权当公平”要付出的,“歧视的代价”。

那男性如何才能从喘不过气来的社会压力下解救出来呢?

方法也十分明显了。

那就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不想付出“歧视的代价”,那便消除歧视。

让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上学机会、就业空间。

看到女性身上除了性、除了生育之外的能力和价值。

破除母职惩罚,打破玻璃天花板。

让女性能去到更高的地方、更广阔的天地。

真正的公平

我们想要追求的,是女性在婚姻中不用被定价、被交易、被物化,而男性也不必为婚前婚后都要承受巨额的经济负担。

这是正义。

只是,这正义的前提是,婚姻中的双方是平等的,在家庭内部承担相同的责任,在社会上不会受到结构性的歧视。

而如今呢?

很多人口口声声嚷嚷“已经男女平等了”“女性地位已经够高了”的真相是,这些不过是用“小恩小惠”假借优待女性之名,来掩盖和粉饰真正的问题。

真正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不是这些。

有人问“女士优先是否证明女性地位高于男性了?”

答:

在开门、让座、倒水、拎包上的“女士优先”,是对读书、工作、晋升、录取、参政上的“男士优先”的粉饰。

真正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是同工同酬、平等受教育、相同继承权、男女同休产假

是女性既不必活在性侵和暴力的危险里,也能免于荡妇羞辱。

是女性能享有世界一半的资源和话语权,是世界国家首脑有一半出自女性。

我们到这个阶段了吗?

无数的事实和案例都在告诉我们,显然是没有的。

表面的“平等”,依然是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

父权制下,无论家庭内部还是外部,资源都是向男性倾斜的,比如受教育权、继承权、职场晋升机会……

传统性别分工之下的,家务和育儿的责任,更多的是落在了女性头上的,而这部分在家庭内部很难被看见价值,还被视作理所当然。

所以你看,这种“平等”,是无视了女性群体遭受的结构性的、系统性的歧视的“伪平等”

女性在这种“伪平等”之下,是得到更少的资源、付出更多的家务劳动、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和风险。

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天然的生理结构和后天建构的性别分工下,很多女性主动或者被动放弃了事业、晋升机会,失去了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可能。

而这,又被转头归咎于女性天生不如男性。

这种“伪平等”,迎来的注定是“假正义”。

庞颖说得好——

“在没有达到正义的世界中,完全一样地对待不同的人群,不见得是最公平的选择。”

所以在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追求“公平”。

即:

通过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不同的扶持、优待弱势群体,去补偿弱势群体受到的系统性的歧视,以填平以往的不公造成的沟壑,达到最终的正义。

如果不再此时纠正、补偿,那天平只会越来越倾斜,那最后呢?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因为事实是,即便同为女性,性别不平等带给每个个体的感受、束缚和压迫,也是不同的。

在大都市成长起来的女性可能从小没有特别明显的性别不公的感受,但生在大山里的女性通常体感更强、挣脱也更难。

这些跟个人努力、决心、意志无关。

要求所有女性一刀切地不要彩礼,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苛责。

苛责站在山沟里和山巅的人一起伸手够天。

所以,一如王慧玲曾在短视频中聊过基层女性的婚姻困境时说的那样,我们甚至要鼓励基层女性要彩礼

在社会无法为女性的生育价值买单的当下,在婚姻中承受各种风险的基层女性,只能利用生育价值跟男性要保障。

我们苛责这类基层女性放弃彩礼,就等于要求基层女性不能把婚姻和生活都建立在一个男人的良知和责任心上。

消耗了时间和精力,付出了子宫和劳动,但一旦婚姻破裂,就会因为跟社会脱节太久而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

当然,前提是这彩礼要掌握在女性自己手里,而不是给到女性父母的。

但归根结底,彩礼或者补偿,都不是我们最终要的“正义”。

我们最终想要的,是移除不平等的根源,迎来一个真正理想的世界。

那里人人平等,自然也就不需要彩礼。


评论
  目录